业务活动
全国科普日 | 特用作物专委会:“悦自然”科普小课堂
发布时间:2023-09-28 来源: 阅读量: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同频共振的战略布局,以及全国科普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号召,2023年9月17日上午,中国作物学会特作专委会、四川农业大学云木纪工作室、雨城区图书馆在图书馆四楼素质拓展厅面向6-12岁儿童,联合举办了全国科普日活动-“悦自然”科普小课堂。此次活动得到了科普中国、中国作物学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一叶一菩提,小小叶片也有大学问。叶是作物最重要的营养器官之一,本次科普课堂以“作物与叶”为主题。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堂就此展开。课堂伊始,特作专委会秘书、四川农业大学周莉君老师以叶有什么作用开头,引发学员们的思考。“光合作用”“净化环境”学员们都热烈举手发言。借着学员们的答案,周老师介绍了叶的主要作用,并引出叶的功能与叶形、环境的关系。接着工作人员给大家分发了水稻与稗草,周老师提问,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水稻?学员们都指出了正确答案。“成熟的水稻和稗草大家都能辨认,但在幼苗阶段,仅靠叶如何来区别它们?”这下大家都措手无策了。周老师引导学员们仔细观察了水稻和稗草的叶,“虽然幼苗很相似,但水稻有叶舌叶耳,尤其是叶舌。它们可以用来防止雨水以及病虫害进入叶鞘,从而保护自己。不起眼的结构往往也蕴含着生存的智慧”。周老师还向大家展示了四川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的蓖麻、油茶等作物标本,“大家可以猜猜这些标本多少年了。”“500年了。”其中一个小男孩大声说到,所有的小朋友都露出了怀疑的眼神,“真的吗?”“这是1959年制作的标本,所以它们的年纪可比大家的爷爷奶奶都大了呢!”老师笑着说。为什么水稻、油茶、蓖麻会有不同的叶形?不同的叶形往往与不同的功能和环境有关。云木纪负责人林慧带领大家认识了常见的几种作物的叶形。有趣的知识科普后,通过“谁是卧底”的互动小游戏来巩固知识。参与者每人获投票得一枚叶片,每轮对其进行一句话描述,并评选一次谁是卧底,高票当选的人被淘汰,卧底被选中则其他人获胜,卧底猜出是什么作物则卧底获胜。学员们踊跃参加,都举起了小手。当大家都猜出卧底的那一刻,有的学员甚至高兴地尖叫了起来。
最后是手工活动,工作人员为大家发放干叶干花、剪刀、胶带、白纸等用品,讲解了拼接步骤之后,学员们尽情发挥想象,用干花干叶拼出美丽的图画。“老师,我想拼一个小女孩送给妈妈。”“老师,我想拼接一个小动物出来送给爸爸,你可以帮帮我吗?”“老师,我想拼一个属于自己的森林。”巧妙地组合、细致地粘贴,学员们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片。活动中,大家感受自然与美育的碰撞,活跃的氛围,探知的兴趣,为课堂增添了乐趣。
由于场地有限,本次课堂只征集了30名学员。但科普工作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浩繁工程,全国科普日很短暂,但科普却是长期的。后续“悦自然”科普小课堂还将持续开展,并且由浅入深的融入更多作物科学研究进展和科学实验,希望通过科普活动能给青少年打开一扇窗,种下一粒种子,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的神奇、科学的奥妙,热爱科学、崇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