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大麦(青稞)青年学术论坛通知

发布时间:2025-08-05  来源:  阅读量:

大麦(青稞)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粮作物,在支撑现代畜牧业发展及满足特色食饮品加工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创新是引领大麦(青稞)产业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生力军和创新引擎,思维活跃、勇于探索、敢于突破,是推动大麦(青稞)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未来希望。为了促进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由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承办、青岛农业大学协办,于2025年9月16日—20日在青岛举办“第三届大麦(青稞)青年学术论坛”。

现将论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科技支撑大麦(青稞)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

二、参会人员

45岁以下从事大麦(青稞)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

三、会议日程

9月16日:下午报到

9月17日—19日上午:大会学术交流

9月19日下午:参观青岛啤酒博物馆

9月20日:离会

四、会议地点

青岛农业大学学术会馆第一报告厅(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五、会议内容

1.理论研究与基因挖掘

大麦(青稞)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表型组等组学研究;株型、抗病、耐逆、产量、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定位与克隆;基因功能、调控网络和遗传演化研究;理化诱变、基因编辑、单倍体育种、全基因组选择及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2.种质创新与遗传育种

大麦(青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构建;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快速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分子设计育种理论、方法与应用;高产、优质、广适性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3.耕作栽培与绿色发展

大麦(青稞)生态生理研究与精准化、轻简化栽培技术;资源高效配置与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粮饲兼用型、水培苗、林下复合种植等高效栽培模式与技术;功能活性成份解析、啤酒酿造工艺、健康食品开发与精深加工技术体系;轮作倒茬、混播等绿色低碳高效种植模式;支撑乡村振兴举措和发展趋势探讨。

六、会议注册与交通住宿

1.注册报名:请参会代表于2025年8月25日前扫描二维码报名。

 

注册.png

会议注册二维码

会议注册链接:https://www.wjx.cn/vm/wp0PWfM.aspx

2.注册费用:普通代表1000元/人,学生代表600元/人。

3.缴费方式:扫描缴费二维码支付或通过银行转账。注册费由中国作物学会统一收取并开具电子发票,发票将发送至注册时预留的邮箱。

(1)微信扫描二维码缴费

缴费.png 

(2)银行转账

户名:中国作物学会

账号:1100 6043 5018 0010 6960 7

开户行:交通银行北京农科院支行

行号:3011 0000 0103

(汇款请附言“大麦+参会人姓名”,多人单笔转账附言“大麦+所有人员的姓名”)。

4.酒店住宿:青岛农业大学博学楼酒店(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青岛农业大学博学楼),酒店住宿由组委会统一安排,参会代表往返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

5.其他说明:会议不安排接送站服务,请自行前往参会地点。机场和车站至酒店路线及酒店至会场路线可参考附件2。

七、会议摘要、报告与墙报

为做好会议交流安排,请参会人员于8月31日前,将会议摘要(500字以内,格式参考附件1模板)提交至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kanjinhong@caas.cn)。投稿时请注明“报告”或“墙报”(规格:120 cm×90 cm,中文或英文)的交流形式。如会议报告申请数量超出日程安排容量,组委会将依据初审意见与作者沟通,协调部分报告转为墙报展示。

组委会鼓励每位参会人员提交摘要,并选择“报告”或“墙报”,以确保高质量的会议交流。

八、联系信息

会议注册与摘要提交

阚金红,15210555408,kanjinhong@caas.cn

会场、交通与住宿

贺小彦,15965329502,blsj2009@163.com

曾建斌,18765919835,jianbin_zeng@qau.edu.cn

冯  雪,18669862901,fengxue@qau.edu.cn

刘文星,17260458218,liuwx@qau.edu.cn


附件1:摘要模板.docx

附件2:酒店交通.docx

关于召开“第三届大麦(青稞)青年学术研讨会”的通知.pdf

 

中国作物学会

第三届大麦(青稞)青年学术论坛组委会

202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