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轮选145

发布时间:2025-03-14  来源:  阅读量:

成果标题*

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轮选145

行业领域*

生物育种及相关产业

技术领域*

农业技术

成熟度*

产品级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成果类型*

新品种

成果介绍*

轮选145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赵县实验基地合作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先后通过冀中南(2019年)、黄淮北片(2020年)、黄淮南片(2022年)、北部冬麦区的冀中北地区(2023年)审定和天津市(2023)引种备案,审定区域覆盖三个生态区的8个省(市),适宜山东省全部、河北省全部、山西省运城和临汾市的盆地灌区,河南省除信阳市(淮河以南稻茬麦区)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以及天津市高中水肥地块种植。

轮选145通过自行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竞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成果转化,一次性转化收入1270万元,成为国内品种使用权转让费最高的小麦品种之一。入选2024年农业农村部农业植物新品种权运用典型范例;入选2024年河北省重大品种研发推广一体化试点项目补助名单;2025年入选河北省主推小麦品种。

成果亮点*

轮选145选育成功,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实现了高产与广适性的结合,轮选145在山东连续三年高产创建,亩产突破800公斤;2024年在河北种植户大田管理水平下,千亩方实收104亩,平均亩产752公斤,具备大面积高产的潜力;同时该品种通过了黄淮北片、黄淮南片和北部冬麦区3个生态区的审定,具有广的适应性。二是解决了高产与抗倒伏性的问题,轮选145株高75cm左右、较矮,茎秆弹性好,具备支撑亩产800公斤产量的茎秆。三是解决了早熟和抗寒性的矛盾。轮选145抽穗早、灌浆速度快而且持续时间长,比一般品种早熟2~3天,但该品种抗寒性好,对冬季冻害和倒春寒都有比较好的抗性,在2022年秋末冬初“断崖式”降温情况下,未发生严重冻害,也未出现过由于春季低温造成的严重缺粒现象。

    轮选145推广势头良好,深受广大经销商和种粮大户的认可。经过3年的推广,2023年累计推广面积222多万亩,2024年预计推广面积有望突破400万亩,已经成为黄淮麦区的主栽小麦品种之一。该品种将在千亿斤粮食增产和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团队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高产广适育种团队长期从事小麦育种新技术及新品种选育研究。该团队“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10年,审定“轮选”号小麦新品种20个,其中,国审品种12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24项;围绕小麦适应性、抗性和产量等重要性状开展遗传基础解析,发表SCI论文100余篇。2024年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团队奖”。

成果资料*

田间照片1.png

田间照片2.png

联系人*

张宏军,15811329480

单位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所在地区*

北京市

详细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