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科学家精神 | 朱崇文:潜心致力于甘薯品种选育

发布时间:2022-04-22  来源:  阅读量:776

她重视理论结合实践,参与选育的“栗子香”“丰收白”“徐薯18”等优良品种在甘薯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育种单位提供优良亲本和方法是我们攻关组的重要任务,让更多的单位选育出更多的适合产业需要的品种”是朱崇文最大的心愿。

 

朱老师证件照.jpg

朱崇文,著名甘薯育种专家,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曾任徐州农科所甘薯育种研究室主任,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农科所支社主委,徐州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薯类作物组组长,政协徐州市九届委员、十届常委。先后育成十多个新品种, 荣获科技成果奖10多项,其中高抗根腐病、高产品种“徐薯18”,成为我国甘薯主栽品种,1980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2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先后荣获徐州市优秀专业人才,江苏省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江苏省“十大女杰”提名奖,江苏省农科院学术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37年6月,朱崇文出生于江苏兴化县开明“地主”家中,自幼勤奋好学,聪慧过人,乐于助人。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朱崇文进入兴化中学学习,她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的赞誉,十三岁时就加入了共青团,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这对于一个顶着“地主”出身帽子的她,足以证明其相当优秀了。步入青年时代的她,面对粮食不足问题,毅然选择了农业,1955年9月终以优异成绩考入苏北农学院,1959年7月从苏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被分配至中国农科院薯类研究所从事甘薯研究。1962年薯类所撤并,面对南京和徐州的选择,她放弃了研究条件和生活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南京,选择了苏北, 她认为研究甘薯就应该到主产区去更有作为,此后一直扎根苏北农村35年,1997年退休。

育成甘薯 “冠军品种”

1982年10月22日,新华日报第二版以《不压到胜利百号不罢休——徐薯18诞生记》通栏标题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徐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盛家廉、袁宝忠、朱崇文培育的高产抗病甘薯品种‘徐薯18’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这是我国继籼型杂交水稻、鲁棉1号获奖之后又一大喜讯”。朱崇文作为发明者之一于1979年《农业科技通讯》第1期以《高产抗病品种“徐薯18”》为题最先报道了这一品种。

 1962年,薯类所撤并至徐州农科所,新的山芋(甘薯)研究组成立,其中包括盛家廉、袁宝忠、朱崇文等。当时,朱崇文是最年轻的科学家,她承担了更多的研究项目。鉴于当时国家粮食安全处于紧张状态,甘薯作为一种主粮作物,提高品种产量被放在甘薯育种首要目标, 朱崇文先后和盛家廉、袁宝忠等从原薯类所的高代材料中选出“栗子香”等新品种投入生产推广应用。其中,“栗子香”在苏、鲁、豫、皖的推广面积曾达100万亩,至今还是高淀粉育种中不可多得的“高干”亲本材料;此后又同盛家廉、袁宝忠等一道育成“群力一号”“群力二号”“新大紫”等甘薯新品种。正当他们雄心勃勃的启动“打倒日本品种胜利百号”宏伟计划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严重干扰了计划的实施,盛家廉先生卷进了“牛棚”,课题组中部分成员被迫调离,甘薯育种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此时,朱崇文并没有向困难低头,一方面默默坚守试验、延续研究,一方面择机巧妙的与盛家廉先生沟通,共商研究计划,保持了甘薯育种工作的延续,先后育成“徐州1-2” “丰收白”“徐州225” “徐州941”等10多个各具特色的甘薯新品种,这些优良品种在甘薯生产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徐薯18”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徐薯18‘发明人(左起依次为朱崇文、袁宝忠、盛家廉)(摄于1987年8月).jpg

“徐薯18”发明人:朱崇文(左)、袁宝忠(中)、盛家廉(右)(摄于1987年8月)

盛家廉、袁宝忠、朱崇文等认真分析了原有品种的缺陷性,有的是高产不抗病,有的是高产水分大,不能满足当时生产的需要。他们提出利用回交技术,通过回交将“新大紫”“华北52-45”两品种的优良性状充分聚合,并在新品种里面得到发挥,最终在6000多系实生苗里面选出“徐薯18”。从新品种诞生到推广,“徐薯18”创下多项纪录,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甘薯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4.6亿亩,增产粮食近230多亿千克,成为名符其实的“冠军”品种。一代甘薯人梦寐以求的压倒日本“胜利百号”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高产抗病甘薯新品种徐薯18” 1980年获国家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98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中国甘薯产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由此,朱崇文获得晋升两级工资的奖励,肯定了她在徐薯18育成中的突出贡献。

顾大家 舍小家 致力于甘薯育种研究和产业发展

朱崇文同志长期从事甘薯育种工作,1986年起主持国家甘薯育种攻关直至退休,她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持制定了“七五”“八五”“九五”育种攻关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组织全国12个省市15个单位参加的攻关协作组;主持制定攻关协议,明确攻关协作的办法,职责和权利,调动了协作攻关积极性。为更好的完成攻关任务,她常年奔波于祖国大江南北、山区丘陵指导甘薯育种研究和甘薯产业发展。

在甘薯育种工作中,她特别强调亲本的筛选组配和测定方法的改进,她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她最早探讨自交系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和亲本筛选程序建立,主持和指导研究亲本的遗传特点和配合力,建立了品种耐旱性、抗病性、淀粉和干物率等系列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加速了品种选育进程。“为育种单位提供优良亲本和方法是我们攻关组的重要任务”、“让更多的单位选育出更多的适合产业需要的品种”是朱崇文最大的心愿。

尽管他们是双高职家庭,但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子女,加之长期生活在农村,以致他的小孩未能有机会受到更好的教育,“献了青春献子孙”,是朱崇文等老一代农业科学家的真实写照。

严管厚爱  带出一流团队

她曾亲手把牲畜粪便捧出试验田外,亲自带领青年人在田间调查取样,手把手教给学生嫁接授粉,她要求团队试验记录本必须做出正副本,所有试验数据必须有科技人员亲自记载复核。在她管理的试验田里,薯垄整齐划一,看不到宽窄不匀、高低不平的现象。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却体现了老一代科学家严谨的科研学风。

朱老师在为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中层以上专家讲述我国甘薯科研.jpg

徐州农科院(中国农科院甘薯所)甘薯团队业务骨干慰问朱崇文先生(右六)(摄于2021年2月)

她对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关怀备至,大到人生目标、小到生活琐事,大家都愿意和她谈谈,“想换换口味、打打牙祭”就到朱老师家里坐坐,“保您满意”这是她手下青年人常说的一句话。直到现在,逢年过节,甘薯团队慰问老专家的队伍在她家呆的时间最长,在这里您不仅可以听到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创业的感人故事,还可以得到研究工作的“指点迷津”,更可以品尝到琳琅满目的食品。

她言传身教、严管厚爱,带出了一支优秀的团队,甘薯育种团队继承了老一代光荣传统,人才辈出,成果丰硕。“育种研究室既是干部培训班,又是高层次人才的摇篮”,虽然是戏言,但其中蕴含着哲理和真情所在。在盛家廉、袁宝忠先生的指导下,朱崇文领导的甘薯育种团队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现如今已走出3位处级领导,6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科学家,2位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5位岗位科学家,10位研究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直至今日,朱崇文同志还在关心着祖国的甘薯育种事业,关心着每一个甘薯育种人,她经常会以不同的方式给大家以教诲,给大家以关心。

 

人物由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推荐

作者:马代夫(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编辑:徐莉(中国作物学会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