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活动
科学普及 | 甜糯糯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9-08 来源: 阅读量:0
金黄的颗粒,蕴藏着丰富的营养;甘甜的果实,储存着无尽的能量。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经过人类近七千至一万年的栽培与驯化,变成今天所看到的样子。 玉米来自墨西哥等中美洲国家,经过北美、欧洲、西亚,在明朝时期传入我国。漂洋过海的玉米,不仅全球分布最广,而且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但玉米仅仅是主食吗? 当然不是。从收获物与用途角度,玉米可分为籽粒用玉米、青贮玉米、鲜食玉米三大类型。 其用途分为食物、饲料与工业材料。鲜食玉米是指像水果、蔬菜一样收获和食用其鲜嫩果穗的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甜加糯玉米与笋玉米等。 那鲜食玉米甜糯多汁的口感从何而来呢? 甜玉米在籽粒发育过程中由于蔗糖向淀粉转化的途径受阻,所以积累了大量糖分,糯玉米籽粒胚乳中几乎全是支链淀粉。 甜加糯型玉米以糯为主、糯中带甜,保留了又甜又糯的双重口感。 鲜食玉米又真的具有彩虹一样的颜色吗? 多彩的颗粒是鲜食玉米家族绚丽的外衣:白色糯玉米、黄色甜玉米和彩色甜加糯玉米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言米”,而不走寻常路的紫色、黑色和花色既是鲜食玉米中的“朋克”,又是时尚餐桌的“宠儿”。 与传统玉米相比,鲜食玉米籽粒中富含大量的氨基酸和蛋白质,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润通肠道,缓解便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E、C,可以延缓衰老 常吃鲜食玉米能够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玉米中的黄体素防止眼睛老化;此外,用鲜食玉米须煮水还可以起到利尿、消肿等作用……小小的一颗鲜食玉米,集天地精华,蕴藏延年益寿的秘诀。 玉米虽小,科技为重。以优质、高抗、高效为目标,育成新型鲜食玉米,甜玉米更鲜甜、糯玉米更软糯,甜加糯玉米更出色。 绿水青山,见证本土化生长;科技兴农,推进现代化方向。在标准化种植管理下,鲜食玉米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能够形成有效的无公害屏障。经过悉心甄选与科学加工,每一穗山水田涧中种植的鲜食玉米,凝聚自然灵气。 黄金如玉米如珠,甜甜糯糯的鲜食玉米,依然在书写中国玉米的传奇,今天你是否也想品味呢? 印象天农文创困队 总顾问 | 金危危 总监制 | 姜永成 科技指导 | 杜锦 统筹撰稿 | 王敏雁 美术设计 | 崔蕾 动画制作 | 李亚藏 后期制作 | 郭世懿 京津冀鲜食玉米研究中心、中国作物学会联合出品 京津冀鲜食玉米研究中心简介 京津冀鲜食玉米研究中心成立于2023年6月,由天津农学院发起,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相关企业等单位共同组建。中心主任为天津农学院金危危教授。 中心聚集了京津冀地区从事鲜食玉米研究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优势资源,通过优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展示、交流,利用数字化技术从产业链打造北方区乃至全国鲜食玉米行业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区域鲜食玉米育种水平、栽培技术、加工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加快成果快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