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性小麦、弱(半)冬性和春性小麦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4-04-25  来源:  阅读量:

问题:冬性小麦、弱(半)冬性和春性小麦有什么区别?

回答:

小麦要从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一般需要经过春化和光照两个发育阶段。小麦种子萌发后,便可进入春化阶段的发育,该时期种子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否则不能抽穗。因此,根据小麦通过春化阶段所需温度和时间差异,可把小麦品种分为冬性、弱(半)冬性和春性三种基本类型。

(1)冬性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麦区北片和国家北部冬麦区,对温度要求极为敏感,春化阶段适宜温度为0~5℃,时间为30~50 天,其中只有在0~5℃条件下经过30天以上才能通过春化阶段的品种,为强冬性品种,常见的冬性小麦品种有中麦175、济麦22和轮选985等。

(2)弱(半)冬性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麦区南片、西南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春化阶段适宜温度为0℃~7℃,时间为15~35天。没有经过春化的种子在春季播种不能抽穗或延迟抽穗,抽穗不整齐,产量很低,常见的弱(半)冬性小麦品种有周麦18、郑麦366和矮抗58等。

(3)春性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春麦区、北部春麦区和西北春麦区,不需要经过低温春化处理即可完成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常见的春性小麦品种有宁麦13、生选6号和宁春26等。


撰稿:张佳慧,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审稿:祝秀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