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嘎什根精神”传承者——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巍

发布时间:2022-08-18  来源:  阅读量:

马1.jpg

马巍,1984年出生于辽宁沈阳,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2022年“吉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多年来做好盐碱地改良和优质耐盐碱水稻品种研究并配套相应的机械化栽培技术,脚踏实地传承了老一辈农科人“以科技兴农为己任,无私忘我奉献”的“嘎什根”精神。

 

嘎什根精神的传承

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土地盐碱化被称为土地的“绝症”,1986年前嘎什根乡内涝严重,形成的重度盐碱地让祖祖辈辈耕耘在这里的农民颗粒无收。“风水沙土遍地跑,盐碱地上不长草。”村民自编的顺口溜道出了大家伙儿的辛酸。

马2.jpg

老、中、青三代农科人经过34年接力传承,坚守镇赉县嘎什根乡盐碱荒滩,通过“以稻治涝、以稻治碱、以稻致富”,使昔日寸草不生的“八百里旱海”变成了如今著名的“米粮川”。彻底改变了嘎什根乡贫困落后的面貌,形成了心系三农、无私奉献的“嘎什根现象”和“嘎什根精神”。马巍作为第三代农科人代表,2014年刚刚从沈阳农业大学毕业不久就进驻嘎什根乡,八年如一日生活在最艰苦的农村,一心扑在盐碱荒滩上,开展盐碱地种稻改良技术创新工作。在团队三代人长期努力下,实现镇赉县水稻生产“从无到有,从低产到高产,从高产到优质”的三个阶段性跨越,一批批优质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在这里生根发芽,使嘎什根成为全县第一的富裕乡,镇赉县也成了吉林省水田第一大县。

马3.jpg

马巍也常常回想起当初来嘎什根乡的情形,那会儿还没建成白沙滩灌区重点实验站,就租住在农户弃用的小房子里,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之后还住过合作社。这一比现在的条件可好太多了,实验站是个二层的小楼,2021年有个本科生来当助手,终于不是自己一个人了,马巍说起来都是满心的开心。

马4.jpg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为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坚实力量,将碱地变良田。每年过完正月十五,马巍便离开家来到嘎什根乡,进行盐碱水稻品种筛选、评价及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直到十月底收获完、考完种,才会带着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回到公主岭。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奉献给了这片他心心念念的土地。为了让当地种植户掌握盐碱地种稻经验,他主编了《吉林省水稻生产实用手册》,并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里面都是彩页,这本书以“旬”为单位,一个月份上、中、下旬,12个月的每一旬到什么时间干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图文并茂地讲解。乡亲们很喜欢这本书,马巍就通过现场会和科技培训免费向水稻种植户发放。

马5.jpg

马巍主持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从2016年开始在镇赉县开展相关研究,已成功从200多个品种中筛选出了一批优质、高效、丰产的水稻品种,并配套了相应的机械化栽培技术。2019年依托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科研成果,马巍主持制定的吉林省地方标准《水田合理耕层评价技术规程》已成为苏打盐碱地改良利用的重要标准。

马巍始终认为,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使命就是要“科技兴农”,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帮助一个地区解决贫困根源,让地多打粮,让农民摆脱贫困,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让土地发挥它最大的价值,才能高产增效,才能富裕一方百姓。

 

向土地要粮是有限的,向科技要粮是无限的

马巍一谈起他的工作就侃侃而谈,他讲解道,土地的面积是固定的,想要土地增效、提高土地附加值,靠什么?靠的是科技,靠的是新品种,靠的是高效的、轻简化的栽培技术,减肥、节水、减药、减少人工成本,只有减成本,多产出,这样农民才能增收。

马6.jpg

吉林省位于“黄金水稻带”,嘎什根乡引嫩江水,水质又特别好。他现在致力于“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这两年他们指导镇赉县稻田养蟹,由于这里的弱碱环境,非常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这里的河蟹更加美味。

马巍一边筛选和选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用于新开盐碱地;一边通过改良技术将贫瘠的低产盐碱水田变为肥沃的高产水田,不光要实现水稻高产,还要优质,也就是“大米必须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