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助力科技资源精准服务 ——“科创中国”沁农作物产业科技服务团开展服务基层科技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3  来源:  阅读量:

2025年7月20日,中国作物学会“科创中国”沁农作物产业科技服务团组织专家前往浙江建德,成功举办优质早粳稻南引示范暨“服务基层·走进建德”科技活动,积极对接地方需求,深度服务产业升级。建德市副市长方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文生、党办主任刘冰、水稻分子设计党支部书记徐建龙、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李平、中国作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徐琴、分子设计党支部全体党员和建德市农业农村局党员代表及地方农技骨干、种植大户等共计30余人参加了活动。

图片1.png

活动交流阶段,副秘书长徐琴介绍了学会基本情况,结合近年来承担的“科创中国”“党建强会”等项目,表达了链接全国农业科技资源,搭建互融互促合作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座谈会上,浙江省首批“援非”功勋专家、90岁高龄的老党员关百鑫,以其毕生献身国际农业合作的感人事迹,为与会党员、科技工作者及基层农技骨干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老一辈科学家胸怀天下、服务三农的赤诚情怀与使命担当让大家深受感染;“科创中国”沁农作物产业科技服务团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李平教授作“稻田镉超标与安全利用”专题报告,聚焦稻田绿色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战略意义,并为基层水稻生产提供了镉污染的科学、实用解决方案;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水稻分子设计党支部书记徐建龙研究员作支部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党支部近年来在党建业务融合、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帮扶方面开展的具体工作和实际成效。

图片2.png

活动考察阶段,在建德市大同镇益明家庭农场,方华副市长陪同大家现场考察了2025年早季新引种的一批黑龙江早粳稻的田间表现,筛选适宜全年三熟制早稻种植的新品系“中农粳5602”和耐迟栽的“中农早粳1号”;观摩了在前两年引种试验基础上筛选成功的“中农早粳1号”大面积示范,该品系表现优质、高产、抗倒,受到一致好评。考察结束后,徐建龙研究员为种植大户介绍了“全年稻-稻-油新三熟制及品种筛选”试验成效,参与活动的党员与当地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精准捕捉并回应生产需求。据初步测算,全年稻-稻-油新三熟制种植效益较传统的一季中稻加一季油菜的两熟制增收1360余元,每亩增产粮油300千克以上,为提升种植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图片4.png

活动总结中,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建德市人民政府三方代表深入交流,共同谋划在优质稻种推广、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应用及科技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内容与目标,为进一步构建党建引领、协同赋能地方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新机制指明方向。此次建德行,是中国作物学会躬身践行“四服务”职责的成功实践。“科创中国”沁农作物产业科技服务团将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有效整合国家科技资源、深化与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合作,推动资源导入基层、破解产业实际难题、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充分彰显国家级学会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核心价值与使命担当,为建德乃至全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常态化、精准化、高水平科技服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