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专委会 | 在重庆市彭水县开展甘薯种薯种苗繁育体系建设全流程专家诊断服务 助力“科创中国”产业赋能

发布时间:2025-09-23  来源:  阅读量:

为响应“科创中国”平台场景运营项目工作要求,聚焦甘薯产业需求挖掘与成果转化,2025年9月15日,由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牵头,联合西南大学重庆市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浙江农业科学院和云南农业科学院等学会会员单位,以及彭水县红薯产业发展专班办公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开展彭水甘薯健康种薯种苗繁育体系建设全流程诊断服务活动,以专业化“问诊”破解产业痛点,为彭水甘薯产业提质增效、巩固前期发展成果注入科技动能。

图片1.png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产业办副主任罗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莫明杰、粮油蔬菜科科长罗启燕;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傅玉凡研究员,委员张兴端、吴列洪研究员,甘薯专家杨万林研究员,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室李秋卓主任,甘薯专委会重庆联络秘书、西南大学赵腾飞博士;重庆苗薯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曙光、重庆苗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飞、副总经理葛静、重庆乐薯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楠、重庆忠信堂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盛应彪、重庆彭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等重点企业负责人参会,政企研三方协同推进产业发展。

实地调研:摸清产业“家底”,掌握一线需求

9月15日上午,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先后走访岩东乡重庆彭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新田镇重庆苗薯农业有限公司基地,围绕种薯种苗设施建设、场地功能布局、繁育流程推进等情况开展实地调研。

每到一处,专家们都察看育苗设施条件,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详细询问种薯繁育关键环节技术瓶颈、种苗产量质量管控难点及后续发展需求;彭水县农技中心、新田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全程陪同,同步记录产业实际情况,为后续诊断分析、方案制定收集一手资料,确保“问诊”精准聚焦产业堵点。

专题研讨:政企研共商对策,锚定发展方向

随后,在县产业办召开了“彭水县甘薯种薯种苗繁育体系建设全流程专家诊断服务现场会”,专家团队与政府部门、企业代表围绕产业发展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图片6.png

会上,彭水县产业办副主任罗坤首先介绍彭水甘薯产业整体规划、阶段进展及当前面临的问题,为研讨划定“问题靶心”。随后,傅玉凡研究员以“淀粉甘薯品种的选择和利用”为题,结合企业淀粉加工实际需求,详解品种优化对提升产品品质的关键作用;吴列洪研究员围绕“甘薯微型种薯种苗繁育技术”作专题报告,为企业突破传统繁育模式、实现技术革新提供新思路。

在互动讨论环节,各方重点聚焦两大核心议题:一是微型种薯种苗培育技术优化路径,二是企业在甘薯淀粉、蛋白加工中对“忠薯1号”品种的具体需求。通过统筹协调种薯品种选育、生产加工衔接与资源共享,推动产业链各环节高效融合。同时,与会各方达成共识: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牵头开展微型种薯种苗繁育体系现场考察,共同制定体系建设方案,为彭水甘薯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筑牢基础。

图片7.png

总结部署:锚定目标再出发,助力“中国苕粉之都”品牌

专家团队充分肯定彭水甘薯产业前期发展成效,同时针对种薯种苗繁育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作为彭水农业第一主导产业,甘薯产业在各方协同努力下,‘中国苕粉之都’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产业发展仍需破解部分瓶颈问题。” 彭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莫明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希望专家、企业以此次诊断服务为契机,深化合作、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彭水甘薯产业提质增效,携手开创产业发展新局面。

图片

此次诊断服务活动,既是“科创中国”平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也搭建起“科研单位—政府—企业”协同合作的桥梁。下一步,各方将以此次“问诊”成果为抓手,加快推进彭水种薯种苗繁育体系建设和生产加工链条完善融合,推动彭水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中国苕粉之都”品牌影响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产业动能。

供稿: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赵腾飞、李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