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党建强会 | 中国作物学会在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举办“党建+看禾选种”助力“敖汉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23 来源: 阅读量:
2025年8月15日-16日,由中国作物学会主办的“党建+看禾选种”助力“敖汉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暨谷子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隆重召开。作为中国作物学会2025年“党建强会”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紧扣党建引领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主线,旨在通过“党建+科技服务”模式,推动敖汉旗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与组织保障。
党建领航,凝聚产业发展共识
活动以“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产业振兴”为主题,中国作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徐琴、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贾冠清、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会长李顺国等300余名专家学者、种业企业代表、种植大户齐聚敖汉。敖汉旗始终将党建与旱作农业传承、科技赋能、品牌升级深度融合,推动小米产业向现代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
参会人员实地观摩了敖汉旗多个示范基地与产业平台,全方位展示党建引领下的科技创新成果。
黄羊洼镇的全国谷子新品种科研科技展示基地集中展示了全国12个省、15个科研院所的87个谷子新品种,涵盖早熟、中晚熟、高抗逆、优质专用等多样化类型,形成种质资源“基因库”。针对敖汉旗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的特点,适宜当地种植的“金苗K1”“敖谷8000”等抗旱抗病品种表现优秀。
下洼镇河西村万亩有机溯源谷子种植基地通过轻简化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和智能精准化管理技术,实现谷子亩均产量提升和有机产品溢价。赤峰市农牧科学院的党员专家深入田间,向与会人员介绍基地的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农业技术,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敖汉旗智能化精碾加工基地及小米大数据中心,则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从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溯源,推动“敖汉小米”品牌价值提升。
学术研讨,共绘产业发展蓝图
在随后召开的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党建与科技融合赋能产业升级”展开深入交流。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刁现民研究员强调,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敖汉旗需以党建为纽带,整合科研机构、种业企业、合作社资源,加强优异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培育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为产业升级提供“良种保障”。
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贾冠清提出,要通过“党建+产业共同体”模式,构建“科研-示范-推广-市场”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敖汉旗从“种得好”向“卖得好”“品牌强”转变。
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会长李顺国指出,敖汉旗在品种培育、技术推广、品牌打造等方面的经验,为全国谷子主产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会上正式发布《敖汉旗谷子全产业链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手册》,涵盖主推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市场动态等内容。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和赤峰市农牧科学院的专家组建由20余名党员专家组成的技术服务团,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确保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本次活动不仅是对敖汉旗谷子产业发展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一次党建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党建+看禾选种”模式,实现了专家智慧与地方需求的精准对接,形成“党建引领、科技支撑、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中国作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徐琴表示,学会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科研单位、企业与种植户深度对接,促进新品种、新技术转化落地,助力敖汉旗巩固全国最大谷子主产县地位,让“敖汉小米”这一优势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未来,敖汉旗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党建+产业共同体”模式,通过支部联建、技术联推、品牌联创,构建“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创新生态,为我国特色杂粮产业振兴提供“敖汉样板”,书写党建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