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全国科普月 | 粟类专委会组织中学生沉浸式体验农耕科学魅力
发布时间:2025-09-30 来源: 阅读量:
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2025年9月27日,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组织初一年级45名学生,走进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杂粮科普基地,开展科普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探秘科技力量、解锁舌尖科学、传承农耕文化”为核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与农耕的深度融合。
活动精心设计了四大实践环节,45名学生分为4个小组轮流参与,确保深度体验。在展室杂粮知识学习环节,基地科普志愿者结合实物,详细讲解杂粮种类、籽粒辨识方法及营养用途,让学生直观掌握杂粮知识;进入展示田作物测量环节,学生亲手操作标尺,精准测量谷子株高、穗长,切实体会科研仪器的严谨性与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千粒重计算环节创新采用人工数粒与计算机数粒对比方式,当学生目睹计算机数粒的高效精准时,纷纷惊叹科技的强大;在基因编辑实验室,志愿者讲述什么是DNA、什么是基因、为什么和怎样做基因编辑。在显微镜室,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水稻茎切片、草履虫等微观结构,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的认知。
活动期间还开设科普小讲堂,志愿者刘猛研究员以“传承粟文化、尊重劳动、珍惜粮食”为主题做了科普报告,生动讲述谷子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营养价值及生长过程。内容丰富详实、贴近生活,学生全程专注聆听,不少人认真记录课堂重点。
活动尾声,学生代表分享研学感受,表达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与对农耕文化的敬畏,并期待参与更多此类实践活动。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带队老师表示,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组织的此次科普研学活动,打破传统课堂界限,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杂粮科学价值,更在实践中培养了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意识,为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培育搭建了优质平台。
供稿: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